欢迎进入 台山市残疾人联合会!
台山市残疾人运动员和他们的教练员
发布时间:2010年8月21日     浏览:1595

残疾人运动员和他们的教练——

追逐超越自我的梦想

核心提示

  在刚刚过去的广东省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上,来自台山市的15名残疾运动员取得了相当优异的成绩。在田径、游泳、羽毛球、脑瘫足球和聋哑篮球等项目上,运动员们共获得了2枚金牌、7枚银牌和6枚铜牌。

  成功,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特别是对于残疾人来说,在体育上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,克服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缺陷,还有心理上的脆弱。当然,这少不了一群细心而又严格的体育教练的努力。正是有了教练和运动员的“双剑合璧”,才能“激”出体育场上最灿烂的火花。

  在采访的过程中,无论是运动员还是教练,记者都被他们的乐观、坚强、团结和乐于奉献的精神所打动。

  残疾人运动员

  黄诚章:“体育改变了我的人生”

  体育改变了我。5年前,我完全不知道原来这个社会还有这么多不幸的人。5年后,我变得自信了,快乐了。

  迟来的“姻缘”

  作为一名脑瘫残疾人,在2005年,25岁的他才第一次接触体育。他说:“体育完全改变了我的人生。”

  2005年以前,黄诚章没有任何谋生特长,只能驾驶着残疾人三轮车,在街上以载客为生。朋友圈子也只是同行的一些残疾人。他说,能驾驶摩托车的残疾人的残疾程度都比较轻,很多残疾人只是没有了几根手指头。作为一名脑瘫残疾人,他的右手比常人的要小,而且完全用不上力气。他看着自己近似畸形的右手,常常觉得自己人生十分黑暗。

  那一年冬天,也就是在广东省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前夕,江门市残联把五邑地区的一些年轻残疾人都集中起来,选出了一些有体育潜质的残疾人进行集中训练。黄诚章说:“当时并没有严格筛选,我只是在教练面前跑了几十米。他说我协调性不错,长得又比较大块头,就选了我。”当年,同一批选入训练的还有来自都斛、北陡等镇的运动员,然而其他人都只是20岁出头。“每一次看看旁边的人,我都觉得自己是老人家了。”黄诚章笑道。

  选择体育这一条路,黄诚章说,这是他自己的决定。“对于残疾人来说,跑步,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。”他说,“既然我这个样子,国家都不放弃我,愿意让我试一试,因此,我也要让自己试一试,过另外的一种人生。”

  除了坚持,还是坚持

  每一次的训练对于黄诚章来说都是毕生难忘的经历。

  黄诚章回忆,因为身体不便,训练时他吃足了苦头。他说:“刚开始的适应期最难熬了,几乎全身都在酸痛。”在头两个月的训练里,都是以提升体能的训练为主,包括长跑训练和力量训练。每天6个小时的训练时间,脚趾头常常会被钉鞋挤得淤青,使不上力的手也因为练习抬哑铃而痛得无法入睡。

  在初级的体能训练结束后,因为腿部爆发力比较强,黄诚章后来被选为田径运动员,专攻短跑项目。2007年前后,黄诚章参与了多项广东省残疾人运动比赛,都获得了不错成绩。那一年,他被省队挑选至梅州市进行集训,项目是残疾人自行车。

  黄诚章回忆:“那次训练,是以往每一次训练强度的10倍。”头一个星期,他就必须在规定时间内骑行自行车80公里。在往后的一个星期里,又增加了40公里的训练。当时练习的哑铃都比在以往的都重得多,先是50公斤,然后5公斤、5公斤地慢慢增加。他曾经一度可以扛起120公斤的哑铃。

  省队的训练虽然苦和累,但黄诚章还是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。他说:“还记得当时有一个来自新会的脑瘫运动员,他残疾的情况比我严重,但他每天最少的运动量都跑了10圈,看着其他人的训练如此刻苦,自己真的没有理由放弃。”

  友谊第一,比赛第二

  自从与体育结缘后,黄诚章每年都参加了省内外大大小小不同类型的比赛。在刚刚过去的第六届广东省残疾人运动会上,他获得3枚铜牌,然而,他却告诉记者,他并不是为了荣誉而比赛,他享受的是过程,最爱的是许多残疾运动员一起训练的气氛。

  在多次的训练和比赛中,黄诚章不再把自己的活动圈子局限于台山市。他认识了许许多多来自全省各地的残疾运动员,并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。同时,通过每一次训练和比赛,他也开阔了自己的眼界。第一次乘坐飞机,第一次踏出广东省,第一次去旅行……许许多多的第一次,为他的人生增添了许多以往不可能的经历。

  “体育改变了我。5年前,我完全不知道原来这个社会还有这么多不幸的人。5年后,我变得自信了,快乐了。”黄诚章说。

  体育教练

  黄贺泉:最欣慰是看到残疾人运动员的笑容

  教育残疾人和教育正常人有很多不一样,首先要学会的,就是要怎么与他们沟通。

  残疾人一般说来还是比较孤独、孤僻的,但在训练时,一大群人相聚时,我还是可以感觉到,他们真正卸下了自己的外壳,让人看到了最真心的笑容。

  沟通才是“王道”

  1994年,黄贺泉从台山体校毕业,被分配至台山市特殊教育中心工作,当上了一名体育教师。从此,也就残疾人的体育训练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
  “教育残疾人和教育正常人有很多不一样,首先要学会的,就是要怎么与他们沟通。”黄贺泉说,因为在特殊教育中心里的学生,大部分都是聋哑人士。他在工作后,第一件要学习的事情,就是手语。平时,他把一些课堂上常用的字、词都记下来,再请教一些高年级的学生如何做手语动作,慢慢地学习如何与这些特殊的学生交流。

  虽然不是专业的残疾人体育教练,黄贺泉在多年的课堂上也总结了许多残疾人的体育训练技巧。他说:“在体育训练上,强度一定要适当。在沟通的时候,要细心,要顾及他们心里的感受。”他认为,残疾人体育教练最重要还是要懂得怎么跟残疾学生们交流,因为残疾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比正常人弱,因此他上课时常常要面带笑容。一个体育动作,在讲解或者教导的时候,要用一些比较温柔的词汇,缓慢地解释清楚,还有常常给予他们一些鼓励。残疾人都比较急躁,学不会,做不好就容易放弃。作为老师,就必须让这些学生慢慢地掌握要领,不断地坚持。

  16年的残疾人  体育训练生涯

  因为在残疾人体育工作上表现出色,1996年,黄贺泉开始协助台山残联负责残疾运动员训练工作。至今年,黄贺泉已连续负责了16年残疾运动员训练工作,把一批又一批的优秀运动员输送到江门市、广东省。“当然不仅仅靠我一个人,我只是负责统筹和田径方面的训练,还有体校的另外一些老师。幸好大家都十分乐于帮忙,我的工作才得以顺利进行。”

  黄贺泉说,不同类型的残疾人体育训练,有一些特别的训练方法,例如一些盲人进行跑步训练,教练就必须在运动员前方20米左右一直吹响哨子,让运动员们听着声音,往正确的方向前进。而对于一些脑瘫运动员,重点是让他们如何协调身体。“因为他们只有一条腿能使上力气,平时就要加强对另外一条腿的练习,尽量减少在跑步过程中两条腿的不协调程度。”

  黄贺泉认为,能有今天的成绩,许多运动员坚持不懈的精神确实可嘉。为了准备江门市残疾人运动会,早在今年4月初,黄贺泉就把一群运动员集中起来训练。“当时天气还是比较冷,游泳运动员在水步镇的长坑水库游泳池进行训练,冷得都不断发抖,但没有一个人喊辛苦,要放弃。”

  残疾运动员所带来的感动

  黄贺泉最欣慰还是看到这些人在训练时露出的笑容。“残疾人一般说来还是比较孤独、孤僻的,但在训练时,一大群人相聚时,我还是可以感觉到,他们真正卸下了自己的外壳,让人看到了最真心的笑容。”

  在采访的过程中,黄贺泉的妻子也向记者阐述了自己对于残疾运动员的感受。去年,在丈夫的鼓动下,她第一次亲身观看了一场残疾人田径赛。她说,比赛给予她的冲击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。“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残疾人的人来说,残疾人运动会给予的人们的,是心灵的震撼。看着他们跌倒,看着他们再爬起来,即使他们看不见,即使他们只有一只手,他们仍然很努力地完成比赛,真的让人很感动,所有的人都情不自禁地为他们鼓掌。”